媒介稿约
给我留言
与我联系

工作室简介文案策划企业文化与管理数码摄影院校招生信息心理话题 短信文学作品高考宣传海报证书与相册

 

                     对中等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一、重视、研究和解决中等生的心理问题已迫在眉睫

    由于受社会消极因素、家庭不良环境、学校教育失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中学生自身固有的各种弱点,内外两方面不良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当今中学生特别是身处升学重压之下的普高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现。由于出现心理偏差又不能得到及时疏导而引发的中学生出走、自杀、犯罪等恶性事件屡有发生,引起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高度重视的金华市高中学生杀母碎尸案就是典型案例。更有少数学生由于其心理偏差没有引起老师、家长的足够注意而日益加重,最终导致精神崩溃而不得不终止学业。而更多的学生则带着沉重的心理负荷在学业上苦苦挣扎,但收效甚微。我仿佛听到他们的内心正在嘶声呼喊:“老师,帮帮我!”。发生在自身边的一个又一个残酷的事实,使我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尽早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是多么重要!

几年来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了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因患严重的心理疾病而最终不得不退学甚至就医的几个学生,没有一个是差生,也没有一个是优生,都是平时认认真真,不声不响,班主任最省心、放心的中等生。我还发现:在与学生谈心过程中,动不动就爱哭鼻子的也是中等生,只要心灵的闸门稍稍开启一下,他们的眼泪就象断了线的珍珠似的涮涮流下来,似乎心里的苦水早已满得装不下了。每当此时,我的心灵就为之震颤不已,也惊愕不已。诸如此类现象的发生,促使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明显的心理问题往往发生在平时看起来“毫无问题”的中等生身上?这难道是偶然的吗?中等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到底如何?我们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对中等生的了解关心够了吗?某些悲剧的发生是不是可以避免?为了尽快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我开始特别关注那些平时最不需关注的中等生。一次次谈心、家访、侧面了解,我努力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他们的喜怒哀乐。当他们长久封闭的心灵之门一一向我打开时,我吃惊地发现:这些看起来“毫无问题”的中等生却是问题丛生!特别是心理问题,其严重程度明显要超过优生和后进生,有少数同学已到了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治疗的程度了。单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点来说,中等生无疑是学校家长和老师最需要关注的群体,其原因其实很简单:相对于优等生和后进生,中等生面临的升学压力和精神压力更大。他们是班级的主体,学习上有一定基础,将来班级升学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他们,所以老师对他们抱有极大的期望,同样家长对这部分学生也怀着极大的期望,往往在有意无意中给他们加压。而他们自己也同样怀着较大的希望,希望自己能不断进步,力争摆脱中等生的位置。为此他们往往表现得十分懂事,学习上特别刻苦用功,甚至废寝忘食。但由于学习基础、方法、能力和先天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往往使得他们的学习效果欠佳,一次次冲击都不能如愿,甚至倒退,最终使他们彻底丧失了信心,把一切失败的根源都归结为一个字:笨。从而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以及其他常见的心理问题。更要命的是,这些学生的性格往往内向,平时安分守已,表现良好。所以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具有隐蔽性,不易被人发现,班主任老师为其表面现象所迷惑,再加上受“抓两头,带中间”的传统教育格局的影响,往往没有对中等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更谈不上及时的心理疏导,导致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极少数学生甚至发展成为精神病患者。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如果单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点来说,中学生无疑是学校、家长和老师最需要关注的群体,重视、研究和解决中等生的心理问题已迫在眉睫。这应当成为学校、家长、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共识。

二、对中等生典型心理问题的分析

在关注中等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中等生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以下一些典型的心理问题,下面逐一作简要的分析说明: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出过低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又称自我否定意识。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这是与正常人的自尊心相对立的一种病态心理。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并得到发展,就会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产生日益显著的消极影响,特别是中学生尚处于心理发展不稳定的年龄阶段,自我否定意识更容易引起情感情绪的巨大波动和思想观念的急剧变化,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在特定的条件下甚至酿成自杀、出走甚至犯罪等恶性事故。作为班主任往往注意到了后进生中存在的自卑心理,但对中等生中存在的自卑心理,则认识不足,关注不够。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中等生的自卑心理同样比较严重。其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自身生理、智能、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内因,也有来自家庭、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外因,而导致中等生自卑心理形成和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我认为还是在教育方面。关于这一方面前面已有论述,不再重复。但还有一点必须一提:中等生由于长期处于“中等地位”,是班主任眼中的乖乖儿,容易被班主任老师忽视,缺乏老师应有的关心、爱护、教育和培养,使中等生感到受到了老师的冷落,感到自己是班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一员,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这必须引起每位班主任的警惕。

2、抑郁心理

抑郁心理是中学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失调症,是中学生感到 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处于抑郁情绪状态下的中学生,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他们内心孤独却不愿向同学和老师倾诉;在学习上,他们经常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和成功的愿望,但因他们对挫折的忍耐力差,经不起失败的打击,常常因考试的失败而感到痛苦和恐惧。有严重抑郁心理的中学生,还会出现躯体化症状,食欲不振、失眠、胸闷、头昏等。总之,抑郁心理对中学生的消极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必须引起家长 和学校老师的高度重视。中学生之所以会产生抑郁心理,既受他们个性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社会、家庭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事实证明,中等生产生抑郁心理的概率和严重程度以及对学生造成的危害程度都要高于优生和和后进生,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是中等生。相对于后进生,他们有更大的学业和精神压力,更高的自我期望,更多的劳动付出。相对于优生,他们又智力平平,学习基础、能力等又逊色不少。因此,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失败感,产生自我无能感,经常陷入自轻自贱的抑郁情绪中。

3、闭锁心理

中学生的闭锁心理主要是指中学生内在的心理活动不轻易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在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明显,它突出表现为学生沉默寡言,喜怒哀乐不轻易表露,其主要特征是关闭性。他们很少与父母交谈,他们不愿和老师接近,极少到办公室提出问题或主动与老师谈话,不愿告诉老师班上同学的事情,往往抱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他们只喜欢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的喜怒哀乐向日记倾诉,在自我的小天地里默默地咀嚼生活,品尝孤独。这种闭锁心理往往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间的心理隔膜,影响人际交往,往往使学生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同时由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挫折、痛苦、烦恼等,不愿向人倾诉,由此引起的不良情绪不能及时得到排除,日积月累就易引发其它的心理问题。因此,如何去设法打开中学生心理的闭锁性,就成了家长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解决的课题。我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闭锁心理表现特别明显的又是中等生,中等的位置、自卑心理、内向的性格、老师的漠视更容易促使他们把自己的心灵之门关得死死的。

4、焦虑异常心理

焦虑心理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预期某种危险和痛苦境遇将发生时,通常都会产生焦虑反应,这种焦虑反应是带有普遍性的正常的适应性反应。然而,焦虑的程度过于严重时,就变成了惧怕,人的主观感觉就变得紧张不安,易产生不愉快预感。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屡遭失败和蒙受耻辱,又不能尽快找到自信,就会对不愉快的情景增加敏感性,从而产生焦虑异常心理。研究和实践证明,一定程度的焦虑对学习是必要的,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比较高的觉醒和紧张状态,提高学习的动机和效率,但过高的焦虑水平则会引起对学习的抑制。试想:一个对学习忧心忡忡、顾虑重重的学生,怎么可能兴致勃勃,孜孜以求地学习。对智力平庸、虽经努力学习成绩仍不理想的学生,过度焦虑会造成自信心不足,自暴自弃,以至对学习失去信心。过度焦虑还会产生考试怯场,从而抑制正常水平的发挥。显然焦虑异常心理对学生的身心、学习和生活的危害不容小视。事实说明,焦虑异常心理在中等生中又表现得特别明显。他们学习勤奋努力,要求自己颇为严格,把满足师长的愿望当成自己的学习奋斗目标。他们在老师热烈的升学期望和家长的“望子成龙”的阴影下学习和生活,学习上唯恐出丝毫差错,稍有不顺,便自责不已,甚至有负罪感。他们不论学习能力强弱,都会因一时的失误导致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从而忧心忡忡,焦虑不安。也有一些中等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有较重的自卑感,可总是想获得成绩好的同学的那种“风光”,“地位”,于是埋头学习,暗地里与人攀比,同时又十分计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自己在同学中的影响。所以只要稍稍遇到一点挫折就会紧张不安,怕这怕那,使自己不能集中注意力于学习上,形成恶性循环。

中等生除了存在上面谈到的四种比较典型的心理问题外,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孤僻、冷漠、逆反、厌学等诸多心理问题,都需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在这里就不再多说。

三、预防和排除中等生心理问题的一点思考和做法

中等生存在多种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而且正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障碍,这是一个勿言置疑又必须正视的客观事实。相对于那些已具有明显症状的心理疾病患者来说,绝大多数中等生的心理问题并不算严重,也不难解决,并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冶疗,只要家长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思想上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行动上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引导和调节,中等生的心理问题是完全能够得到预防和排除的,我们应有这个信心。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只要班主任真正能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就完全可以在预防和排除中等生心理问题上有所作为,收到满意的效果。

1、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中学班主任,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心理学素养。

班主任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心理学知识,要善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言行,要能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和教育。这应该成为一名现代中学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基本功之一。针对中等生这一特殊的群体,重视、发现和排解其心理 问题更需要班主任具备较高的心理学素养。我自己也是在接触各种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的过程 中,在有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特别关注班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中等生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有了特别的感触和认识,继而引起我的高度重视。

2、班主任要把爱和关心撒向每一个中等生,让每一个中等生都沐浴在老师爱的阳光下。

“心病还需心药治”,老师的爱心无疑是预防和医治学生心灵疮伤的灵丹妙药。试想一下,一个在班主任老师不断关心和呵护下的中学生,他的心理会出现多么严重的问题吗?即使有也早已被老师的爱化解了。拥有和享受班主任老师的爱,这是每一位学生的渴望,也是每一位中等生的渴望。可是事实上,班主任往往把更我多的心思花在优生和后进生上,表现良好的中等生反而被无意中冷落了,使中等生的精神欲求无法得到满足,使最具可塑性的大多数得不到切实的关心和培养,这实在是教育的严重失误,也是一些班主任工作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要预防和排除中等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就必须树立人人都是教育对象、人人都是关心对象的教育思想,对那些默默无闻的中等生同样要预以足够的关注,不仅在学习上提出希望和要求,也要在思想上和生活上进行关心,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谈心交流,多去听取他们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时班主任不经意的一个笑脸、一句赞语、一声问侯都会给自感被忽视的中等生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甚至给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并转化为前进的内在动力。但愿我们每一位班主任能把自己的情和爱同样慷慨无私地献给每一位中等生,让每一位中等生在老师爱的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

3、把树立中等生的“自信心”作为主攻目标,把增强中等生的自我意识作为突破口。

中等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在各种心理问题中,尤以自卑心理为主,它往往是导致或加剧中等生其它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如果能有效地克服中等生的自卑心理,重树其自信,将为其预防和克服其它的心理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收到意想不到的整体效果。要树立中等生的自信心,需要班主任做许多具体而持久的工作,可以从很多方面着手,但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设法在学习上帮助其提高,班主任既要对中等生有热切的期望、热情的鼓励,促其产生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积极情绪,又要帮助中等生具体分析成败得失的原因,找到如何改进提高的途径和方法。针对中等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偏科现象严重的要求自订目标,帮助其逐步把弱门补上;对学习方法欠缺的则加强指导与交流;对意志品质较差、成绩波动较大的同学则要求坚持写自检自查日记,逐步学会自我约束;对学习态度敷衍者则严格要求,督促其制订学习计划,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智力确实欠佳的学生要引导其正确对待,多肯定其闪光点,多加关爱。事实说明,只要班主任肯持久地下功夫,许多中等生的学习成绩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其不良心理状态也能得到根本的调整。整个班级也因此显得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4、努力给中等生提供展示自我、体现自我存在价值的时间和空间,让中等生也动起来,活起来。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下,中等生往往只能是被管理者,很难真正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我认为必须改革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要给中等生也提供锻炼和为班级管理贡献力量的机会。班干部可以采用老师推荐、学生自荐、组阁等方式,定期轮换。针对不同学生的特长,设立多层次干部,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班级重大事情和重大活动,均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管理集体的机会,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决定权,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给中等生以解答问题的机会。教师要多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课堂讨论,大胆发言,多加鼓励,使他们从胆怯紧张和漠然中摆脱出来。班主任还要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活动的主体应是全体学生,要促使许多平时不动不响的中等生也能全身心地参与进去,在多种活动中去展示他们青春活力,发挥他们的兴趣特长,化解他们的烦恼痛苦,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发展。

5、积极争取并协调各方面的的教育力量,同心合力,促进中等生健康成长。

班主任作为班级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必须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力量的作用。促进中等生的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首先,要争取各任课教师的配合。我在工作中注意经常与各任课教师沟通情况,主动向各任课老师了解那些引起我注意的中等生的思想情况、学习情况;同时把我了解到的这些学生的有关情况向各任课教师作介绍,共同探讨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具体落实帮教措施,使帮教工作能协调有序地进行。其次必须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班主任与家长要经常交流,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班主任要提醒家长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多与子女进行平等交流,建设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不给子女以过多的压力。

6、对极个别已显精神病态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联系,促其进行专门的心理治疗,以免延误时机使病情恶化。

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开始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有关各方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但以中等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为对象的理论探索还很缺乏,在教育实践中对中等生的心理问题的关注也很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效果,也影响了班级集体的建设。作为班主任中的普通一员,我对这 一问题感受较深,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和实践,现在写成此文以期与各位班主任共同探讨,共同关注中等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工作的针对性,把班级集体建设得更好,使自己真正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


此文由Jinye文案策划制作室www.jinye.85031.cn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本站 - 网站管理 - 联系我们 - 转载申明 - 广告业务
自强不息文化轩©2006-2010 版权所有 站长QQ: